機械系創新課程
一、創新教學課程實施歷程
過去傳統工廠實習課程的教學方式涵蓋車、銑與鑽的切削加工技術,主要藉由老師透過實際操作設備的說明,讓學生了解加工設備的作用原理、操作方式以及加工流程等,並透過一星期三小時的課程,讓學生親身體驗設備的操作與使用,由使用過程使學生從中獲取相關的經驗與原理。但由於設備皆放置於學校實習工廠,學生接觸的時間,通常都單純在修課時間才能接觸,對於學生有意深入學習,其確實有點困難性,因此本課程意提出創新教學。主要針對實習工廠在110學年度所添購之智慧型加工設備,以數位化的方式使設備通過網路的連結形成區域網絡,並在智慧型加工設備增加數位條碼(QR Code),學生透過數位條碼方式連上數位教學影像,即可立即透過數位影像教學重複的練習與操作。另外,透過實習工廠已增設之仿真智慧型加工設備虛擬軟體,其由虛擬影像的模擬,提供一扎扎實實練習與訓練,最後經由軟體與設備,經網絡的雙向溝通,達到虛擬影像真實化,真實虛擬影像化的教學方向。讓有興趣的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在虛擬影像中了解設備的操作與原理,讓一知半解的學生藉由虛擬操作多一份興趣,未來此刻程將不斷地用滾動微修正的方式,達到符合元宇宙 (Metaverse)趨勢的目標。主要目的在縮短學用間落差,提供在校生實習機會以提早接觸職場、累積實務經驗,讓學生畢業後的就業能力能符合職場需求。學生此課程學習後除了核心就業力與專業技術能力提升之外,進而也學習到職場工作態度、接受挑戰的意願、學習專心程度與時間管理能力,並且能增強自我信心,達到此課程之教學真正目的。
二、 實施創新教學模式、教材研發與成效評量方式之具體成果。
課堂中進行創新教學並搭配數位教材製作,其進行方法與步驟如下:
- 開課前先於Moodle公告自編單元教案為上課內容,另外課後將上課的影片進行編輯後上傳,供學生複習觀看。
- 第1~9週將進行三軸電腦數值加工機的基礎概念課
- 第10~14週,將利用仿真三軸電腦數值加工機的軟體進行教學,從刀具設定、刀長補正、工件原點設定、程式撰寫至仿真模擬,其並給予作業讓分組的學生進行仿真操作,除此之外為了讓學生在課後相同的能夠練習仿真模擬的操作,所以與仿真軟體共同協調後,釋出學生線上學習租用模式,協助學生能有更多的課餘時間進行仿真練習。此仿真軟體幾乎將真實的三軸電腦數值加工機一比一的模式移植於軟體中,包括控制器、操作面板、基礎夾治具以及工件等,其趨近於類Metaverse,未來將整合手勢以及教學系統,達到重點發展課程中元宇宙應用於教學之目標,
- 第15~17週,讓學生真正的操作在110學年度所添購之智慧型加工設備(三軸電腦數值加工機),從仿真軟體的操作移植到實機操作,教導解析學生在真實機台操作上的問題,並讓學生從仿真軟體製作出來的成果,移植至真實設備進行加工成品
最後一週(第18週)進行期末報告的製作,其內容包含整學期教學內容的驗收檢核,包含加工程序、預加工之刀具規劃、正刀長補正、工件零點設定。
三、 對於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之具體貢獻說明
(如:前後測、教學意見調查結果、課程所設計之評量問卷結果與分析等)
本創新教學課程,乃將學生分6個小組進行教學,其課程內容共分為11個單元進行講解說明,包含了
1.電腦數值加工機介紹、2.電腦數值加工機構造、3.電腦數值加工機切削刀具、4.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程式基本介紹、5.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座標軸之設定、6.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絶對值與增量值座標、7.SIEMNS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程式的組成、8.SIEMNS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G機能、9.SIEMNS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M機能、10.SIEMNS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S機能、11.SIEMNS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F機能、12.SIEMNS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T機能、13.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程式檔頭(尾)基本樣式、14.SIEMNS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刀具設定、15.SIEMNS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刀長補正(正負刀長補正)、16.SIEMNS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工件原點設定與17.仿真模擬軟體的基本操作與功能單元。
作業部份一共20份的作業題目,其包含了上述課程之內容,所建構出的學生作業(學生可以在學校操作電腦使用,亦可透過與仿真軟體共同協調後,釋出的學生線上學習租用模式,進行作業的製作),本課程的作業透過從容易到困難的階段進行出題,證明學生對於此刻程的參與率與教學效果及學生吸收程度高(~80%),學習的態度良好,對於第七個作業為利用手動的方式進行輪廓的切削,其考驗學生對於操作的細心與耐性,由此可看出新一代的學生講求的是效率,因此此題將認定為加分題。期末報告部份,乃透過六張2D加工圖,讓學生公平性的由軟體進行抽籤,學生透過整學期的學習項目進行整合,仿真模擬出抽到之題目,最後由自創之報告內容,利用需求填入的方式讓學生輕易地進行製作,在製作過程也較無爭議與壓力,也能從中學習日後於產業界的生產規劃與報告格式該如何製作。學生經期末報告的洗禮後,最終結果其發現,繳交率為100%,完整地將題目完成約占83%,格式的完美呈現(依照給予的格式),約占80%。學生在做此報告團隊合作情況(從報告中的最後一頁合照成果呈現),如所示約占83%。由此可證,本創新課程,就原有課程加深加廣其學習內容,培養學生較高層次的學習與認知能力。除此之外,透過引導式以及仿真模擬的方式,亦可培養學生建立具有「聽、說、讀、寫、思考、實踐」的跨領域能力。
核心就業力與專業技術能力提升之外,進而也學習到職場工作態度、學習專心程度與時間管理能力,並且增強自我信心,達到此課程之教學真正目的。